鳳林鎮地理
本鎮位於花東縱谷本縣境內最中間地帶,平原佔百分之40,河川地形佔百分之30,餘為山(坡)岳地帶,面積120.5181平方公里,北以壽豐溪(支亞干溪)與壽豐鄉為界,南與馬太鞍溪與光復鄉為鄰,西接萬榮鄉及中央山脈,東隔海岸山脈與豐濱鄉毗鄰。轄內河川縱橫,東西流向計有壽豐溪、北清水溪、鳳林溪、萬里溪、馬太鞍溪等,南北流向有沿海岸山脈的花蓮溪,歷年水患不斷。轄內氣候溫和,極適農業生產,奠立早期農村社會發展型態。
阿美族語稱本地為『馬里勿』,是上坡的意思。以前這一帶森林叢密,有一種叫木蘭的植物會繞樹滋長,形狀有如鳳凰展翅一般,漢人來到這裡墾荒,見此情況便叫這裡為『鳳林』。
清嘉慶年間隸屬台東直隸州,置鄉,轄今鳳林以南鄉鎮。日據時期設鳳林郡、歷鳳林街等名。民國34年臺灣光復,廢街稱鎮,民國36年將光復鄉劃出,行政區域因而確定。目前共轄12里。值得一提的是本鎮的交通建設,像知亞干溪花東鐵路段的河底隧道,花蓮溪上的箭瑛大橋、中興大橋的相繼通車,都有助於本鎮的發展。
另外,本鎮人口中以客家人居多,是一個典型的客家莊,由於他們勤勞儉樸,重視教育,因而培育出許多士子,如本縣的校長、教師,大半出自這裡,是本鎮最膾炙人口之處。
鳳林鎮歷史
花蓮縣鳳林鎮現有人口約有一萬四千人,其中至少有九千人是客家人,分散居住在鳳林鎮各里,大多數從是農業工作。從田野調查得知,發現今日住在鳳林鎮的客家鄉親,大部份從新竹、苗栗、桃園等縣移民過來的,亦有來自中國大陸。從田野調查與各種文獻史料及耆老口述歷史得知,來自不同地區的客家鄉親,因在不同的時代背景因素下,移民鳳林,現在分別說明如下:
(一)翻開鳳林的開發過程的發展史,不可忘記饒永昌先生,他是苗栗縣頭份鎮人,生於民前32年(公元1880)。幼年家貧,替人看牛之牧童,依靠親友供醬菜才能過日子。約在民前7年(25歲)饒永昌先生單槍匹馬,由基隆坐船到花蓮外海,再乘竹筏登陸,結識二位阿美族人,欲到玉里發展,路過溪口一帶遇到原住民出草( 高山族下山殺人頭)追殺,二位阿美族人飛奔逃命,饒永昌先生潛入草叢中躲過一劫。逃到鳳林地方,發現鄰近原始林以樟腦樹為多,土地平坦又肥沃,認可開發的處女地很多,事後三人商議,立志開發鳳林不再南下。從此開始回家鄉頭份鎮招兵買馬,帶領一大批的「腦丁」( 蒸餾樟腦油的工人)和「 隘勇」(保護產業的勇士)等人員來,開始在鳳林落腳發展。饒永昌先生向政府申請樟腦事業登記及專賣品獨家生意。因其有旺盛的事業奮發鬥志,當時可說只要有樟腦樹的地方,就有「腦丁」,和「隘勇」的蹤跡,足見其事業版塊之廣,所以需要許多工人,故當時饒永昌先生的總管家(長工頭)鄧阿秀先生(苗栗頭份人)每年利用回家鄉掃墓之便招募一些同鄉來鳳林工作。
(二)
敘說鳳林「車路背」居民:車路背,位在鳳林鐵路的西邊,早年地方街名不詳細的情形之下,一般人稱鳳林鐵路西邊的地方為「車路背」。當地的居民以徐姓和陳姓為多,其因要追溯約在九十年前,由饒永昌先生率領一批腦丁和隘勇青年來到鳳林開墾,當時饒永昌先生手下擔任總管(長工頭),名叫鄧阿秀先生,係苗栗縣頭份鎮人。他在饒永昌先生手下工作非常順利,有一年,春節回家鄉遊玩時,看到姐夫娶了小老婆後,姐姐和外甥(徐秀春先生)生活困苦之外,還要受姐夫的虐待非常可憐,勸姐姐和外甥一起來鳳林謀生打拼。
另外住在新竹縣峨眉鄉的妹妹和妹夫(陳德旺先生),在大家族分家時,分到的土地少,又貧瘠。生活當然困苦,也一起邀請妹妹和妹夫一同到鳳林謀生打拼。在這樣的情形之下,鄧阿秀先生帶姐姐、外甥、妹妹、妹夫一同到鳳林創業。徐、陳倆家人,到鳳林後,在鄧阿秀先生的安排下,努力工作,沒有幾年的工夫,創下一點事業。
回家鄉探親及掃墓時,家鄉的親朋好友,看到徐、陳倆家人,到花蓮縣鳳林,創業有成紛紛要求,帶他們來鳳林投靠,以後繼續另外一批的來投靠,一批又一批的來,所以「車路背」就成徐、陳兩姓人親戚的部落,故有人稱鳳林好像小頭份。
(三)
敘說鳳林「會社」(要用客語和閩南語發音)指現在鳳林鎮鳳仁里第二、三鄰地區。早年有一位年輕小伙子名叫林泉安先生(新竹縣竹東人)年輕到鳳林創業,服務於日據時代台灣鹽糖株式會社(台灣糖業公司的前身)鳳林原料事務所。
當時種植甘蔗需要很多工人,林泉安先生只好回故鄉竹東招募工人,於是林泉安先生的內外親戚朋友因而跟隨前來,大家就在事務所附近搭建工寮,從事會社種植甘蔗及農耕生活。林泉安先生本身事業有成,又好客,經常殺雞、殺鴨、殺豬招待他們,從前沒有冰箱時代,吃剩下的豬肉只好用鹽醃起來以免壞掉。林泉安先生所淹製的鹹豬肉又特別好吃,這些親朋好友認為在鳳林工作那麼享受,就留下來一同開發工作。從此鳳林人稱此地區為「會社」而居此地區之居民九成為林、鍾兩姓人家。